世界是越看越大,還是越看越小?我的答案在二十年後
今年暑假,我帶著六位傳播與設計學院的學生,遠赴馬來西亞參與「新南向學海築夢」計畫,用鏡頭記錄砂勞越的客家文化故事。看著二十歲的靈魂在陌生環境中探索、學習,眼神閃爍著好奇與興奮,我想起二十多年前,自己也是這樣的「築夢者」,在義守的栽培下,第一次踏上異國土地。
2002 年夏天,甫升大傳系二年級的我,因「學海築夢」計畫前往英國 Newcastle University。那一個月,范燕姬與李炯達老師引導下,我初次感受跨國交流的震撼,世界在我眼前變得無限,每一個接觸都是瞠目結舌。這段經驗埋下種子,促使我赴英國愛丁堡攻讀聲音設計碩士。那趟旅程不只是地理的延伸,更是心靈的擴展,讓我相信世界是越看越大的。
多年後,再帶學生「築夢」,我對「世界越看越大還是越看越小」有了體悟。《賴聲川的創意學》中提到,旅行後世界應變小,因為理解加深,不再遙遠;國際觀也讓人更友善謙卑。這份「變小」是心靈的貼近,是對文化的擁抱與包容、是對自己的更加理解,也是我從恩師們身上學到的財富。
在大傳系時,張秀瓊老師是我的伯樂,她讓我在20歲前就能大膽體驗新聞與廣播領域。91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,在每日截稿的壓力下,讓我磨練了效率與耐心;在她推薦下,我更進入高雄廣播電台成為假日主持人,體會到「只要敢開口,世界就會為你敞開」。
陳瑞芸老師的採訪寫作課,讓我們走訪校內各辦公室,與不同年齡層的師長對話,挖掘日常趣事,打通了人際溝通的任督二脈。林素真老師則帶我參與校園廣播電台開播,並支持我建立自己的 DMC 錄音工作室,讓綠林餐廳響起我們製作的廣告,那時我們像是擁有一座聲音實驗室,盡情玩耍。
侯尊堯老師引領我踏入多元藝術——主持高雄電影節記者會、主持南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開幕,參與高雄市電影館電影編劇班、支持我在《南風劇團-仲夏夜之夢》全台巡演。2004 年高雄市電影圖書館創立「為高雄說故事」單元,我與同學以《南國,Tonight》獲得 2005 年首獎,透過小豬失蹤的異想世界,探討夢想與現實。那是一段,讓我首次深刻體會表演、文字與影像交織、藝術養分升級的啟蒙時光。
從2002 年「讓世界變大」的英國之旅,到如今帶學生走進馬來西亞文化交流,再回顧恩師們為我四年內開啟的每一個「小世界」,我才明白:世界不是越看越大,而是越看越「小」,因為理解讓信念變得更近,就像把地球儀抱在懷裡,暖暖的、小小的。這份「小」是心與心的距離拉近,是文化與文化的融通,是從單一視角走向多元共榮又聚焦自己的體悟。
身為義守大學大傳系校友,如今回到母校擔任電影與電視學系老師,傳承探索世界的熱情與知識,無比感恩。謝謝師長的栽培,讓無數個「我」展翅高飛,探索世界的寬廣與深度。祝義守大學 35 週年生日快樂!願您持續閃耀,春風化雨,育才無數!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