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學生就讀時期至回母校任教,近三十年走遍義守大學校園每個角落,以前的好漢坡、現今的勇者百階,每一步足跡喚醒了對義守大學的記憶,操場舊地變換方向興建綜合教學大樓,校門口池塘填土改建體育館、戶外運動場,迎接國際生的特色國際大樓,校園的容貌彷彿從青澀幼嫩的稚子,搖身一變成玉樹臨風的翩翩公子,而我何其有幸見證了歷史的蛻變。

走進與我相處最久的科技大樓,圖書館是我求學與做研究的助力,求學時期的它提供了安靜舒服的自修室及靠窗的大木桌椅,在上面放滿原文書及期刊論文做整理,遇有不解,身邊即有眾多書籍可供借閱,是個非常好的學習環境,讓我可以專心閱讀及推理思考。校園網路支援各種電子資料庫文獻下載便利,館際合作申請原文書及紙本文獻複印,甚至向英國國家圖書館付費千元,助我寫出多篇IEEE期刊論文及研究計畫書,有時累了隔窗看外面的四季美麗風景,草木隨風飄逸,放鬆心情,學校用心經營投入軟硬體資源讓我心中充滿感謝。

記得在實習餐廳舉辦系友回娘家看到畢業生職場工作順利、步步高升,專題生們畢業多年回來義大世界跨年,不忘先回系上給老師一杯星巴克咖啡,也曾收到結婚喜帖到場祝福才子佳人,每段回憶都是學生有心回饋,給我持續努立培育後學人才的正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