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五年的風華歲月,義守大學靜靜矗立在南台灣的山巔之上,承載著一代代學子的夢想與記憶。對我而言,這裡是將近二十年的日常與歸屬。時光像一條不曾停歇的河流,把青春的片段、課堂的笑聲、同學的身影,都悄悄地鎖進校園的角落。

大多數人眼裡的義守,是一所沐浴在烈日下的學府,紅磚大樓清晰挺立,跑道在陽光中閃著光澤。然而,義守的美,並不只存在於明亮的日常。有時,她會以一種不為人知的姿態出現,宛若詩句般,悄悄地展開。

那一次的清晨,濃霧忽然降臨。校園裡的一切——大樓、樹林、跑道——都被白茫茫的霧氣裹住。熟悉的景緻變得模糊,彷彿伸手就能觸到夢境的邊緣。那天正好上著《休閒美學》課,我忍不住暫停了教室裡的講授,邀請學生一同走出來,隨著霧氣在校園間遊走。

我們行走在模糊與真實交錯的世界裡。大樓的紅磚被霧氣柔化,像是蒙上一層溫潤的濾鏡;跑道靜靜延伸,盡頭卻消失在白霧深處;小徑上的樹影搖曳,若隱若現,像在向我們低語。那一刻,校園成了另一個世界,既陌生又親切。

當霧漸漸散去,學生們回到課堂,紛紛分享自己的體會:有人覺得像走進童話,有人覺得校園因此添了幾分浪漫,有人說第一次感受到「美」原來可以這麼靠近。那堂課,於是成為一次真正的「休閒」與「美學」的交會。

義守之美,從不張揚。它不僅是晨曦裡的雲影,黃昏裡的餘暉,也是春風拂過的嫩綠,夏日蟬鳴的熱烈,秋夜蟲聲的呢喃,冬日晨風的清寒。四季在這裡轉換,不只是自然的律動,更是生命的節拍。走在這座校園裡,時常能在不經意的瞬間,與某種難以言說的美撞個滿懷。

二十年光陰,義守大學已成為我生命的底色。它的美,不只在外在的景象,更在與心靈交會的那一刻。霧散之後,校園依舊如常,但留在心中的那份驚喜與感動,卻成為永恆。

在三十五周年的此刻,願更多人能看見義守鮮為人知的風景。它不只是學問的殿堂,也是感受世界、體驗美學的所在。當我們願意放慢腳步,義守會以她獨有的姿態,輕輕地告訴我們:美,其實一直都在,只待我們以心去觸碰。